点击进入

华州竹编:指尖纵横的乡愁技艺

2020年10月20日 09:43:09 | 来源:咸阳视听网
|


  

  

种类丰富的竹编产品。

  

  

精美竹艺品。

  

  

工艺美术师正在编制平面竹编作品。

  

  

10月9日,省级非遗项目华州竹编技艺传承人邢都看正在编制竹产品。

  

  

立体竹编时尚提包。

  

  

精美竹制书签。

  

  

平面竹编产品。

数十根长竹依土墙整齐堆放,编制好的竹制品散放在水泥地上。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坐在小板凳上,双手灵巧地挑弄着,不时循着事先留好的孔洞,目不转睛地将一根根竹丝穿引而过……10月9日上午,渭南市华州区高塘镇南堡村一个农家小院里的场景引人驻足。

正在编制竹制品的,是70岁的省级非遗项目华州竹编技艺传承人邢都看。岁月在指尖流转,一件件竹制品无声地“诉说”着这里的人们与竹子的故事。“我从14岁开始,就跟着家里的长辈学竹编,已经做了50多年了。”邢都看告诉记者,村里老一辈人都会做竹编,竹制品也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以竹为伴,华州儿女坚守并传承着久远的传统文化,生生不息。

匠心传承 编就千年竹艺时光

华州区南依秦岭,地势南高北低,是“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半山区县,非常适合竹子生长,有“绿竹千顷”之说。据县志记载:“明时唐村地瘠民贫,有民常习为竹器之艺。”千百年来,静静生长的竹林造就了这片土地的幽雅风貌,养育着一代代质朴勤恳的华州人,而竹编作为一项传统手工技艺,在华州区广为流传。

从明代至新中国成立之初,华州竹编多散于乡村,为家庭副业,主要生产床、椅、桌、书架等二三十种日常用品。1958年,华县竹艺社成立,有职工100多人。1960年,竹艺社高级技师靳天宝等人曾为人民大会堂陕西厅制作竹沙发54套,充分展示了华州竹编的高超水平。1975年,华县竹艺社更名为华县竹艺厂,产品涵盖竹沙发、竹茶几、竹器配套产品及生活用具等,多达百余种,销往全国各地。1977年,华县竹艺厂生产的竹门帘更是远销日本等周边国家。

千年时光里,一代代传承竹编技艺的华州人,恬淡悠然、宠辱不惊。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做竹编是邢都看和老伴儿的生活日常。“竹编是个细活儿,很费工夫。”邢都看拿起一个编好的马提笼向记者介绍,“编这样一个马提笼,要砍十几斤竹子。天刚亮时取竹是最好的,要带着水汽,等日头上来后竹子太硬,就没有那个柔韧劲儿了。竹节长、挺拔的竹子是最好的材料。背回来的竹子要去节、下料、截材、破篾……材料备好后,要先编底子,再收边子等,整个下来需要三四天。”凭着热爱与执着,邢都看的竹编技艺越来越精湛,不仅编制速度快、手法多样,编出的竹制品种类也越来越多,小到馍筛、筷子笼,大到竹筐、竹篮,几乎涵盖所有日常生活用品。如今,他的双手已在漫长岁月中被篾条磨去手纹,变得非常粗糙。而这份传承与热爱也给了他幸福的回馈——目前,老两口靠竹编一年可收入三四万元,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2015年7月,华州竹编技艺因其承载的历史价值、工艺实用价值和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加之其地域特色和深远的影响力,被列入陕西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鼎力创新 传统技艺活力再现

竹编虽小,但它与华州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然而,很长一段时间里,传统竹编产品因形态单一,经济效益低,加之受到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的冲击,竹编工艺渐渐衰落。同时,由于竹编工艺工序复杂、耗时长,愿意学习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

怎样才能让华州竹编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答案只有一个:创新!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华州竹编技艺,2018年8月,华州区在原华县竹艺厂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了华州竹艺社,并和四川中国竹艺城成为长期合作伙伴,聘请获得“国际竹编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陈云华为长期技术顾问。同时,华州竹艺社成为“一带一路”东南亚竹艺文化发展联盟会员单位,也是陕西省唯一一家受邀参加2018年第十届中国竹文化节的企业。目前,华州竹艺社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际竹藤中心认可的2名中级工艺美术师和8名初级工艺美术师。

10月9日下午,当记者走进位于华州城区的竹艺社时,感觉城市的喧嚣顿时被隔绝开来。在这闹中取静的清幽之地,几位年轻女性正专注地进行竹艺品编制,展台上琳琅满目的精美竹艺品十分惹眼。

“我们是一家集展示、传承、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型竹艺社。”华州竹艺社总经理宋益民介绍,“现在,我们正充分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华州历史文化人文底蕴,以传承‘渭华起义’精神为主题的竹编产品作为主打作品,力争通过多样的竹编作品及竹编工艺与瓷器等相结合的瓷胎工艺作品,全方位展示华州竹编技艺与时俱进的风采和所承载的文化魅力。”

宋益民拿起一束仿真玫瑰花说:“这是我们目前正在重点发展的仿真竹编产品。所有的竹艺品均使用天然染料,经过揉色进行染制绘图,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记者拿近细看,以细竹片编制的玫瑰花瓣层次分明、色彩逼真、栩栩如生。宋益民又走到一幅平面编制的山水图前说:“这一幅画要用到千斤竹子。竹编最关键的步骤是破篾。竹子的湿度得合适,干了易开裂,湿了厚度不符合要求,100斤竹子仅能出6两到8两竹丝。有句话叫‘经篾薄如绸,纬丝绷如发’,指的就是上好的竹丝。这样的一幅作品由中级工艺美术师编制,需要2个月才能完成。”记者凑近端详,只见竹丝纤细、纹路精密,用指尖轻轻触碰滑动,不禁感受到竹篾飘散的清香和匠人们的执着精神。

用竹丝编制的工艺品因保存时间长、不易破损、观赏价值高等特性,备受市场追捧。当下,作为华州区特色非遗产业,华州竹编在编制传统农业生产生活工具的基础上实现了升级改造,创新推出竹编灯具、竹编包具、新型竹家具等200余种产品,产销两旺、供不应求。

助力扶贫 乡愁文化后继有人

华州竹编要持续创新发展,技术人才是关键。只有留住人,才能留住技艺,留住传统文化的根脉。

一名合格的竹编师从选竹子开始,就要严格把控每道工序。小到刮竹皮,大到对竹子进行编、绞、穿、插、锁、扣……所有的活儿都在手上,都需要时间的积累与沉淀。当传统技艺逐步回到大众视野时,越来越多年轻人主动加入竹编队伍,肩负起传承非遗的重任。与此同时,华州竹编也以自身的力量,助力脱贫攻坚。

据了解,华州竹艺社目前有固定竹编师21名、工人200余名,可编制传统竹产品20余种、创新产品84种。创新产品中,平面竹编、瓷胎竹编、立体平面结合竹编等技术含量更高,附加值更大,市场前景良好。

2019年7月,华州竹艺社在金堆镇举办了两期易地搬迁就业扶贫暨非遗竹编订单式培训班,参与培训人员210人,其中贫困群众130余人。参加培训班的金堆镇寺坪村贫困群众杨丽手捧自己编制好的竹艺品满心欢喜地说:“当时听说镇上有免费的竹艺培训,我就赶紧报名了。我家有五口人,全靠娃他爸一个人挣钱养家,所以我想学一门手艺补贴家用。参加培训后,我才知道竹编原来有这么深的学问,不仅可以提高家庭收入,也可以丰富业余生活。”

竹艺社与学员们签订就业和产品回收协议,为他们提供原材料,定期根据他们的技术熟练度和作品难易度,对编制好的成品进行定价回收。宋益民说:“我们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对每个学员从基础竹艺编制教起。学员学成后,和竹艺社签订产品收购订单,每个技术工月收入在2000元到3000元。”

当年10月,竹艺社又在金堆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新民小镇举办技能升级培训班,让贫困群众学到更多竹编技术,还为竹艺社储备了210名优秀的编制人才。此外,为了增强群众对非遗文化的认识、认同和保护,更加全面地了解华州竹编,竹艺社还多次组织开展非遗竹编进校园、进企业等活动,受到热烈欢迎。

近日,为进一步发挥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作用,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省文旅厅与省扶贫办联合下发《关于支持设立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并公布了首批52家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华州竹艺社光荣入选。

“近年来,我们以助力脱贫攻坚为方向,以非遗资源为依托,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路径,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华州区竹编产业有从业人员5000余人,年产值2000余万元。今年,区上还在高塘镇新建竹艺博览园200亩,为发展竹编产业提供了更加充足的原材料。”华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梁思娟说。

新竹旧竹密结,一笼笼丛生,摇曳生风。静坐幽篁,巧手编制,品茗吟唱。在这片孕育了“千顷竹林”的土地上,人们对竹子的感情日久弥深。可以想见,在传承与创新中,古老的华州竹编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

记者手记

让非遗文化绽放时代光彩

穆骋

古往今来,竹子不仅因自身高洁的品性受到文人墨客的偏爱,用其为材料制成的产品也深受群众喜爱。因竹而生的华州竹编是一门纵横交错的艺术,被挑压的篾为“经”,而编制的篾为“纬”,经与纬的交融造就了姿态万千的竹制品,也成就了华州这片土地与竹有关的文化风貌。

对于华州儿女来说,竹编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精神,代表着千百年来祖辈们自强不息、砥砺奋斗的倔强与不屈。

但如今,与很多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一样,纯粹的竹编技艺传承者越来越少,除了坚守的老手艺人,年轻人主动学习的意愿不强,这使得华州竹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要传承,更要创新。现代社会,仅凭热爱和坚守,很难让华州竹编得到更好的发展。只有创新,才能使传承更具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华州区做了大量探索,努力寻找新的方式,激发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对华州竹编的喜爱与文化认同。

万物皆有灵,用双手编制万物的竹艺师,是竹制品灵魂的锻造师。记者认为,技艺要传承,首先要培养大量人才。无论是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进企业和各类研学活动,还是开办各类有针对性的培训班,都是培养、储备竹编人才的有效方法。

同时,竹编制品类型也要不断创新。从附加值较低的各类生活器具到工艺复杂精美的竹编工艺品,竹编产品只有在保持原本风貌的基础上让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化,才能更好地被大众接受和选择。

除此之外,还要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市场,让华州竹编走进千家万户,让更多人了解、喜爱华州竹编制品和竹编文化,从而让这一项非遗文化更好地绽放时代光彩。

(陕西日报)

热点新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