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党建引领激活力 乡村振兴出成效

2025年03月24日 17:34:38 | 来源:咸阳视听网
|

《看咸阳》讯:近年来,淳化县以党建为引领,紧扣乡村振兴总要求和重点任务,抢抓发展机遇,坚持抓乡促村,在持续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

优化指挥体系,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坚持把责任落实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的关键。充分发挥县委领导核心作用,在优化充实乡村振兴领导机构基础上,建立由县委书记领衔的“五强促振兴”领导机构、县委常委任组长的五个推进专班和县级领导“十个一”联系机制,实行责任、工作、督帮、整改、结果“五个捆绑”,形成了县委主导、常委负责、部门联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县委书记带头履行“一线总指挥”职责,定期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开展遍访行动和“解剖麻雀”式调研,谋划了乡村振兴“十大工程”等一系列抓手,出台了打造示范样板《实施意见》等一揽子文件,撑起县级层面抓乡促村的“四梁八柱”。

优化镇村班子,充分激发干事劲头。牢固树立抓党建先抓队伍、促振兴先管队伍理念,配强班子、建强队伍,为乡村振兴夯实“人”的基础。优化功能抓选配,聚力抓镇赋能增效、抓村优选精育,选拔26名35岁以下优秀年轻干部进入镇领导班子,98名40岁以下优秀青年、创业能人进入村级班子,村党支部书记中“四类人员”占比94.5%。认真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管理制度,根据年度履职、动态优化,对履职不力的6名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了调整,打造一支堪当重任的骨干力量。全覆盖选派驻村干部410名,推行驻村工作与村“两委”工作的融合,建立村党支部工作、驻村帮扶工作“两个任务清单”和每周一清单、每月一汇报等“八个一”工作机制,推动驻村帮扶工作提质增效。

优化治理能力,有效提升发展动能。全面推广“1+5+N”议事协商模式,制定红白事管理、邻里纠纷、普法宣传等11项规章制度,探索推行“十户联治”网格化管理模式,推动党组织领导作用有机嵌入乡村治理。创新提出“1357”工作思路,一次性投入5200万元推进128个行政村标准化阵地全覆盖,出台加强农村党建《意见》,按照“8+X”要求设置功能部室,以清单化推进“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制度规范化落实,不断增强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一手抓硬件改造,一手抓效能提升,列出村党支部必须抓好的9项重点任务,聚力推动组织振兴。

优化人才培养,持续强化能力保障。坚持把人才振兴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第一动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建立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淳化工作站、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建“两院两基地”、与陕西省科学院联建示范基地4个,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人才支撑。建立县级领导干部联系人才机制,为65名人才发放“兴淳人才绿卡”,享受就医绿色通道、子女自选入学等待遇,分类建立专技人才信息库2730人,组建人才联系帮带培养组520个,组建科技服务、农技推广、果业管理等行业专家服务团6个,在田间地头为群众破解生产技术难题,真正把人才资源转化为发展动力。

(咸阳广电全媒体记者  王妍)

(责编:李佳欣  审核:蜀秦  签发:吕骥)

热点新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