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咸阳》讯:翻开咸阳市淳化县2024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卷轴,笔笔浓墨重彩、篇篇繁花似锦——理论武装入脑入心、新闻宣传亮点频频、文艺演出百花齐放、文明实践温暖民心……这一系列务实行动,为推动淳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
理论武装“走心”更“走新”
充分发挥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引领作用,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党纪学习教育等重点学习内容,组织集体学习、交流研讨和专题辅导,持续推动理论学习提质增效。持续深化“习语润咸·淳风化语”宣讲品牌,深入开展“六团八进十讲”活动,举办各类宣讲活动357场次。进一步加大“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宣传推广力度,深化拓展“学习强国”淳化融媒号建设,广泛宣传县域经济、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方面特色亮点,累计刊发视频、图文稿件284条,其中被中央平台采纳10条,学习平台吸引力、影响力持续增强。
新闻宣传“有力”更“有效”
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等,依托政府门户网站和“淳化发布”“淳化宣传”“爱淳化”等县级平台,策划开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谈体会话发展访谈”“聚力开展“三个年”奏响发展最强音”等专题专栏,迅速营造学习宣传贯彻的浓厚社会舆论氛围。加强同中省市主流媒体、自媒体的沟通协作,开展了“欢欢喜喜闹元宵2024淳化元宵节、第三届淳化荞面饸饹文化旅游节活动,《你不知道的陕西·美丽淳化》短视频在陕西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播出,举办“欢欢喜喜闹元宵”“我为淳化荞面饸饹代言”抖音短视频大赛和“凝聚网络力量 共话淳化发展”网络达人座谈会,参赛作品总播放量超2700万,“淳化县甘泉宫—元宵节发祥地”“饸饹出山、淳化出圈”成为热点话题,淳化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文明实践“育人”更“铸魂”
广泛开展“强国复兴有我”“弘扬雷锋精神、聚力文明实践、助力乡村振兴”等主题群众性教育活动,评选表彰“淳化好人”“道德模范”、新时代好少年47人,推荐参评中国好人、陕西好人、咸阳好人8人。积极借鉴“千万工程”经验,以“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为抓手,十里塬镇十里塬村被评为省级示范点,官庄镇孙家村等3个村荣获市级示范点,方里镇全国文明镇示范点创建工作有序推进。扎实开展“文明实践走基层 理论宣讲我先行”“翰墨迎新春 文化润万家”“学雷锋 文明实践我行动”等文明实践活动520余场次,常态化开展“讲、帮、乐、树、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
文化活动“亲民”更“惠民”
大力实施“文化+”“旅游+”战略,扎实推进文化产业“一镇一品”文旅融合“一村一业”工程,传承好“荞麦饸饹制作技艺”“面花”“剪纸”“螳螂拳”等非遗项目,甘泉宫被授予“元宵节发祥地”,塑造了淳化历史文化新IP。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开放县文化体育主题公园,为8个镇街道文化站补充图书6230册,新建咀头村书咖、王培良泥塑博物馆等公共文化空间7个,组织实施“文化进万家”“戏曲进乡村”“欢欢喜喜闹元宵”等系列文化活动,接续举办马拉松、“九女山泉”杯“村BA”篮球赛等文体活动,持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常态化开展文艺“六进”志愿服务活动,推出了碗碗腔小戏《清影逍遥》、眉户小戏《王桂花进城》、秦腔舞台剧《淳花十里香》,以及长篇小说《福地》《爷台之魂》等精品力作,在全县掀起文艺大创作热潮。
站在新起点,淳化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以昂扬的奋斗姿态,守正创新、勇开新局,在新征程中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咸阳广电全媒体记者 胡婷艳)
(责编:李佳欣 审核:妙侠 签发:吕骥)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