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咸阳》讯:一张张黑白老照片、一件件怀旧老物件、一段段动人老故事,无不诉说着这里的历史变迁。今年春节假期,你若回村,除了阖家团聚、走亲访友,不妨到村史馆里看一看吧。
在这些“村级博物馆”里,有老物件牵动着童年的记忆,老照片牵引着乡愁,也有生养我们的这片土地新的气息。从这些岁月的痕迹中,人生的来处和去处,乡村的过往和未来,都将慢慢变得清晰和明了。
“我们村的村史馆在建的过程中,充分收集整理各类史料和老物件,也多亏在外乡贤的帮助,提供了很多资料。我们村也是旬邑起义的发源地,有名有姓的烈士和前辈就达二十多人,建国后到现在,走出去的人才也不少。建这个村史馆就是为了让后人铭记历史,感恩好时代、好日子,也有个留得住乡愁的地方。”咸阳市旬邑县清塬镇吕家村党支部书记吕金涛说道。在展馆内,一张张照片、一个个老故事,都带着吕家村的文化记忆,展现着奋斗党史和乡土文化的独特底蕴。
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都叫做家乡。一间小小的村史馆,见证着乡土文化的生生不息、繁荣兴盛,舒展着新时代生机无限的乡村文明画卷,唤醒了村民们深深的乡愁眷恋。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许多承载乡村文化的记忆、物件慢慢消失,为了让乡愁看得见、摸得着,建设村史馆成了传承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
咸阳市旬邑县职田镇马家堡村历史悠久,相传唐初成村,现有秦汉文化遗存的马家堡遗址,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初期,马家堡这里曾是关中特区和关中分区机关所在地。踏入马家堡村的村史馆,便如同置身于时光的回廊里。木耙、煤油灯、斗……一件件老物件承载着岁月沧桑和时代记忆;墙壁展板上,村情介绍、村子历史变革、大事记的资料和图片;还有马家堡革命旧址沙盘模型,复原的80年代马家堡家居场景,都记录着马家堡村的发展史。
马家堡村史馆的落成,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村民搭建了一个铭记历史、传承文化的精神殿堂。它为缅怀革命先烈的卓著功绩,传承红色基因,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留存了珍贵的素材,也为旅游开发筑牢了坚实根基。更是激发了村民对家乡的热爱和建设家乡的热情,为乡村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一部村史,几许乡愁。一个村史馆,记载着一条村庄的奋斗史,它不仅凝聚着村庄的记忆,更是继承传统文化、留住乡愁记忆的重要载体。
在旬邑县张家村乡土博物馆里,黑白电视机、搪瓷缸、暖水瓶、收音机,还有那墙上挂着的老挂镜,这些老物件都能让您感受到它的红色历史情怀,将记忆拉回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重温久违的大饭堂体验......
还有家用劳动工具展示区、劳动场景模型展示区、农耕工具展示区、民俗文化展示区,荣誉、模范村民、村规展示区等九个展区,有不多见的老式缝纫机及老式织布机、家用风箱、犁耙等,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老物件、旧照片重温一段往事,找寻“失落的故乡”,找到来时的方向,更看到乡村振兴带来的崭新变化,在回归家里的短暂栖息中,找到背起岁月行囊大步向前的底气。
(来源:旬邑融媒)
(责编:张优美 审核:妙侠 签发:吕骥)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