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咸阳》讯:“现在公厕的环境相当好,都是全自动水冲式,一点异味都没有,每天还有专人管护,非常干净。”家住泾阳县城南街社区的居民董健梅,每天傍晚都会到泾干湖公园跑步锻炼。之前,董健梅认为在外如厕是件尴尬事。如今,焕然一新的公厕,让她转变了看法。
城市小公厕,百姓大民生。自开展“厕所革命”以来,泾阳县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厕所革命”的最终标准,在专业化、精细化管理上打出“组合拳”,制定了公厕“六个一”日常管理机制,从健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设置规范的标识标牌、明确专职管理人员、规范管理档案、培训示范岗位六个方面入手,从源头解决了公厕“难找、难看、难闻、难用”问题。
眼下,泾阳渠水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还对全县城区31座公厕和10个环卫工人休息室进行专项整治,经全面摸排,共更换电子屏幕12处、门帘230条、窗纱28处、灭蝇灯10个、烘干器3台、公示栏16个。
所谓“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在高标准建设的同时,该公司也在努力落实公厕建设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城区公厕建设管理水平。
为擦亮魅力泾阳这张名片,该公司从精细管理、规范作业、文明服务多方面着手,为每座公厕都配备了高素质保洁员,全面提升公厕整体水平,为市民打造温馨如家的公共环境。同时,加大全县公厕保洁力度,特别是节日期间,城区繁华路段的公厕做到全天候保洁,着力提升城区品质。
在提升精细管理方面,在所有公厕推行“一厕一账、一日一表”的要求,公厕的管理将卫生标准分为多个小项:卫生洁具、地面、便池、每日消毒不少于四次……一项一项量化到纸上,挂到墙上。同时,按照“居家式管理”新要求,保洁员上岗前不仅要接受集中培训,还要定期进行岗位技术“大练兵”、“大比武”等,这种举措有效提高了保洁人员的技能水平。
“小厕所”改善“大民生”。一座小小的公厕不仅是展示泾阳城区形象的重要窗口,更是民生幸福指数的具体体现。如今,泾阳城区的31座公厕焕然一新。“脏乱差”变成了“净亮美”,这是市民看到改造后的厕所的感受,也是泾阳县“厕所革命”取得的成效。
(咸阳广电全媒体记者 艾泾阳)
(责编:高敏 审核:妙侠 签发:吕骥)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