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办理这些手续少说得好几天。现在可好了,村上的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帮我拟写了申请报告、复印了身份证,整个办事流程在不到半个小时就完成。”近日,咸阳市旬邑县马栏镇后义阳村村民焦志虎要砍伐自家沟坡地带的几棵洋槐树用于木材加工,拿着批准手续的焦志虎感慨着党建助推作风转变给群众带来的可喜变化。
今年以来,旬邑县针对村级组织作用发挥不到位,少数村干部在位不在岗,群众办事不方便,村民服务室“样子货”等问题,对全县10个镇(办)179个行政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加大了规范化管理,搭建起一座党员干部与村民群众的“连心桥”,基层党组织阵地堡垒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得到了有力加强。
“我们要求各行政村‘两委’班子成员实行面对面服务群众,共同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据旬邑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为了实现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根据村干部职责分工和群众需求,科学设立政策宣传、村务咨询、计生卫生、纠纷调解等岗位,让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代办式、上门式、订单式等服务,真正让群众感受到了“最多一趟、省事快办”的便捷,使群众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愿望。
一个月之前,旬邑县太村镇刘家村村民刘金峰残疾证丢失了。该村工作队队长马军瑞帮忙联系了报社刊登了遗失声明,再联系县残联帮其顺利补办了残疾证。拿着残疾证的刘金峰感慨:“党的好作风又回来了......”
旬邑县依托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计生服务、户籍办理等业务列入代办服务范围,对在镇村两级职权范围内的事项,由村文书直接办理;对需要到县直部门办理的事项,统一收集归类后再到县直相关部门代为办理。对行动不便、年老体弱等特殊群体,通过轮流上岗和定点服务、定时联系的方式,深入群众家中提供送学上门、费用代缴、证件代办、日用品代购等服务。
“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这是该县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对群众的承诺。马栏镇小裕子村第一书记张向阳感慨地说:“以前村部总是聋子耳朵样子货,村干部都忙自己的事,群众有事找不着村干部,现在可好了,群众办事非常方便,可喜的变化让驻村工作的我也感到了一种成就感。”
为保障党群服务中心顺畅运行,旬邑县健全完善各项制度建设,实行“一张清单管到头、一个大厅办到位、一个电话督到底”的管理机制,不但规范了村干部履职行为,还确保各项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各镇(办)包村领导每周会组织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村干部召开工作例会,对群众反映的困难和诉求进行研判,研究给予统筹协调解决。 今年至目前,该县各行政村党群服务中心已为群众办结办理事项9000余件,真正搭建起了一座党员干部与村民群众的“连心桥”。
(特约通讯员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