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

咸阳广电全媒体行动·重走“旱腰带”之五:治理荒山新愚公——刘炜(一) 痴心不改治荒山

2019年04月03日 11:28:07 | 来源:咸阳视听网
|

《看咸阳》讯:被誉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荣誉称号的泾阳县安吴镇龙源村,是旱腰带地区脱贫致富的发展典范。而该村建成的闻名遐迩的"龙泉公社"(龙泉山庄)背后,也有精彩动人的奋斗故事。

现任龙泉公社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刘炜,他就是龙源村党支部书记。1998年之前刘炜还是一名教师,当时全村共有耕地面积6437亩,80%都是旱坡地,村里有一半以上都是贫困户,群众生活水平低。看到这些,当时刘炜就毅然决然地放弃体制内的教师职业,回乡治理荒山了。

刘炜告诉记者:“当时山上都是荒山荒沟,一下雨,泥石流就把农田淹没了。如果不把淤泥拉走,来年庄稼就不长,需要很多的劳动力,这么大的荒山荒坡不仅没给大家带来收益,还给大家带来这么大的灾难。”

经历过泥水淹了庄稼的辛酸时刻,刘炜怀揣着荒山也能变为金山的巨大希望,开始了种树。可是,早前的龙源村其实就是有名的荒原干旱区,坡度较大,地表干燥不能存水,水土流失极为严重。这样的土地条件别说种庄稼,种树都难以生长。可是刘炜不放弃,背着树苗天天去栽种。刚开始的时候刘炜在沟里挖了窑洞,没有门窗,他在窑洞前边支了一个案板,后面支了一个床,一个人在沟里住了下来。他的父亲在他住的第一个晚上,不放心一晚上上山3次。

从之前的生活无忧到为了买树苗省吃俭用,当时刘炜的妻子和儿子都不理解他的举动。刘炜之前在学校工作,妻子在学校门口开了餐馆做生意,家庭的经济收入还不错。

后来因为种树,家中经济拮据。刘炜儿子告诉记者,当时他想学个驾照,1700块钱的报名费家里都拿不出来,仅剩的5000块钱也是买树苗的钱。

不过,这时候的刘炜顾不上任何人的劝阻,他的眼里心里只有树,还有自己要改变家乡最坚定的目标。为了更科学地进行荒山荒坡治理,他请教过很多水土保持水利专家。

刘炜儿子看着父母亲天天上山栽树修路,每天天不亮就从山底下用架子车拉上水罐,到山上后再一桶一桶提水栽树,也对父亲开始有了些理解。他理解了父亲的坚持,也看到了旱腰带要成活一棵树的不易。虽然在大片的荒山上日复一日地植树,刚开始并没有任何的经济效益,可是刘炜坚信只要生态保护好,就会有经济效益。为了让荒山早日变金山,刘炜多处请教、不断学习,探索出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方式,那就是在酸枣树上嫁接大枣。

 刘炜说:“我当年嫁接的枣树先后卖了7万多块钱,那我就想这些年都没有一分钱收入,在仅仅四个月收入了七八万。”赚到了第一桶金后,刘炜更加确定自己的方向没有错。

他鼓励乡亲们一起植树种草,绿化荒山。除了管吃管喝,每月还发给他们较高的劳动报酬。

(咸阳广电全媒体记者 王蕊 张微 报道)


 


热点新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