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季,暑气渐消,秋高气爽,心情舒畅,正是到了适合献血的季节。
入秋后,气温渐低而气压渐高,人体出汗减少,血液流向体表不如夏日那么盛,但脉管仍带有扩张的余势,故秋季正常脉表现为轻虚而微浮,似羽毛状。
秋季空气干燥,可使气管、喉、肺等呼吸道弹性降低并易产生微小的裂口,纤毛活动减少,使排出异物的功能减退;呼吸道血流减少,从而降低了吸气功能。而献血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经常献血有利于降低血脂、降低血粘度、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更能促进改善心理健康。
秋季献血注意事项
献血前应注意
1、献血前一天晚上要有足够的睡眠和休息,保持精神状态良好。
2、献血前一天晚上和当天早晨,不要吃太油腻的食物。
3、不要空腹献血,可以吃些清淡的食物,如稀饭、馒头、面包等。
体检合格后查验血型,献血时要保持精神放松,献血穿刺前要握紧拳头,当采血针进入静脉后,拳头重复做放松、握紧动作,直到献血完毕。
献血后应注意
1、献血后穿刺部位请按压5-10分钟,不要来回揉动,以预防皮下出血。
2、献血当天应避免剧烈运动,如打球、长跑等,穿刺的手臂不可过度用力,避免影响穿刺部位的愈合。
3、献血后可适当多饮水及汤类,以补充足够的水分;24小时针眼部位不能着水,以预防局部感染,献血次日可以照常活动。
4、少部分人献血后有可能出现疲倦感、嗜睡,这大多是第一次献血出现的生理反应现象,不必担心,适当休息可自行恢复。若针眼处有青紫现象,这是由于当时止血不好或是血管少量渗血所致,几天内会自行吸收,不会留下痕迹;若青紫面较大,可在献血24小时后热敷即可消除。
总之,秋季献血后还要注意不要着凉,避免感冒,以保障献血者的身体健康。
患者任何时候都需要我们的无私帮助,和我们一起努力,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温暖阳光吧!
(特约通讯员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