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

【我所经历的扶贫故事之一百零五】谢军民:杏林丹心别样红

2020年10月29日 11:43:24 | 来源:咸阳视听网
|

“叮铃铃……”谢军民又一次被急促的电话铃叫醒,这天正是2020年6月25日,端午节的凌晨2点。听见妻子迷糊间不悦的抱怨时,他一边穿上衣服下炕一边耐心地解释着,然后急忙拿着医药箱关灯出门去了。

“我现在64岁了,就算每天不停的做好事,你说我又还能做几年呀?” 洪家镇西坡村村医谢军民经常这样说。从医47年来,他几乎是全年不休息,村里群众都知道他的手机号,遇到哪里不舒服,不能去卫生室的就会打电话给他,不论酷暑严寒,只要大家需要,不管在家里吃饭还是在地里干活,他都会立刻停下来,然后,背上药箱为大家问诊救治、送医送药。多年来,他始终以村卫生室为家,每天询问病情、听诊、量血压、开处方……日夜守护着这里的村民。至今,未出现过一例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民子给人看病看得好、医德还好,态度更是没话说。”偶尔聊天谈起他时,村民们都会这样说。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们得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的几率也逐年增加。同时,他们还需要在恢复期长时间服药,这些药品给小部分家境并不宽裕的病患增添了不小的经济负担。最初,看着这些村民拿出用手绢层层包裹着的纸币时,他都止不住地一阵心酸。后来,在村民们来买药时,他便告诉对方这些是免费发放的药品不收钱,等到大家都走完后,他便自己偷偷地将药钱给补上。刚开始,妻子不经意碰见他补药钱,还会忍不住说他一两句。后来,又发现几次他向这些生活困难的乡亲们“说谎话”,还小心翼翼地背过她补钱,便不再开口阻拦,随他去了。他妻子曾说过这样的话“他是个嘴笨的,与其在被我看见时,他心不定地如何向我解释,那还不如直接让他正大光明、敞心地去做。”就这样俩口子之间达成默契过了几十年。

近年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扶贫工作量大,尤其是在信息系统操作成了他的工作瓶颈,为了解决这些短板弱项,谢军民经常利用晚上时间看书学习,他还订阅了大量报纸杂志,不断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有时遇到疑难问题,他还打电话与同行们交流请教。他说:“我的水平提高了,卫生室的知名度和信誉度也就提高了,百姓信得过了自然就不会连小病都往县上的医院跑了。这样既能节省医疗费用,又能缓解大医院的拥挤。”同时,他为了赶上工作进度,让女儿购买了手写板,自学相关信息系统的操作,录入相关信息,尤其是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的数据涵盖面大,为了防止遗漏和缺失,他随身都携带一个小本,随时把每个服务的对象情况详细记载在记录本上,晚上一户一户录入、一项一项完善。现如今,西坡村村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100%、慢性病随访率达100%、健康扶贫APP录入100%。“全村人的健康档案都装在我的脑子里。”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谢军民说:“哪些人属于因病致贫,哪些人属于‘四种慢病’、‘六类慢病’,哪些人得什么病、在哪里治疗、健康扶贫‘三重保障’报销多少咱都清清楚楚呢。老百姓离不开乡村医生。他们的期盼,更让我坚定了做一名好的乡村医生的决心。”根据相关规定,谢军民明年将要离开村医岗位,但他对工作没有丝毫的懈怠,而是以“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精神,用一颗炽热的坚定的心,心系群众、心贴群众、心忧群众,在乡亲们的尊重中,享受着乡村医生特有的光荣和快乐,继续为健康扶贫尽心尽力。

(《看咸阳》通讯员  谢曼民 )

热点新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