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

民主——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2021年08月19日 11:40:15 | 来源:咸阳市广播电视台
|

       民主既是一种价值理想,也是一种现实的社会治理安排

  在现代社会,“民主”一词已经具有了某种神圣的价值,它成为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一面旗帜。无论是否符合事实,几乎任何政府或组织都把自己描绘成为民主的,而把对手说成是不民主的或者反民主的。但是,民主是一个历史性概念,并不具有绝对的性质。一方面,在历史上,民主并不是一直具有现在这样的积极意义,亚里士多德似乎更看重温和的贵族制,最初的启蒙思想家也曾幻想开明君主制;另一方面,在现实中,民主从来没有达到过纯粹的性质,任何国家或组织都没有实现完全的民主。民主(英文democracy来自希腊文demokratia),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组合而成,意思是社会由人民治理或由民众做主。在人民治理这种意义上讲,民主设想的充分意义往往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而不是已经完成的现实。然而,在现实过程中,民主又是一个时时发生的现实,人们在不断扩大着自己的民主权利。实际上,民主是社会成员之间为了达成利益妥协而安排的社会某种妥协程序,以便能够实现某种公共生活的空间和可能性。有了妥协的程序,民主才会获得尽可能多的人的支持,从而形成民主认同的社会氛围,建立稳定的社会和谐秩序。

  民主既是一种价值理想,也是一种现实的社会治理安排。从发展的角度看,社会应该是越来越民主的社会,人民应该越来越能够决定社会的进程。一个不断进步的社会,应该是越来越民主的社会。建立人民当家做主、公平正义、自由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因此,民主,确切说社会主义民主,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倡导的价值观。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把人民民主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民主价值和制度代表着人类历史的前进方向

  马克思主义承认资本主义民主价值观相对封建等级制的历史进步性,但也充分认识到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历史局限性。相比于封建等级和世袭制度,现代民主政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所以民主价值观也应该具有世界历史意义,这就是说,民主价值和制度代表着人类历史的前进方向。由于欧美近代最早进行了资本主义革命,因而西方也较早进行了民主政治的尝试,这也是西方人所津津乐道的西方软实力之所在。然而,西方国家的民主——英国的、美国的、法国的民主——都是特殊的民主形式,都不是唯一的、绝对的和普世的民主形态。不仅资本主义有民主,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奴隶制的民主,而且资产阶级民主仍然是民主的阶段性形态。

  马克思主义认为,尽管资产阶级民主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但它仍然只是供少数人享受的民主。列宁一针见血地指出:“资产阶级害怕充分自由和充分民主,因为它知道,觉悟的即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会利用自由来反对资本的统治。”不仅早期的资本主义不能实现充分的民主,当代所谓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同样不能实现充分的民主。西方学者威廉·佛巴斯(William·E·Forbath)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确获得越来越多的社会权利。“但仅有社会权利还不够。……没有改革者所谓的‘工业民主’,‘政治民主是不可能实现的’。工业化已经使国民从工匠和农民变成了领薪者,他们的财产更少,也无法摆脱……‘内在不平等’和对工业雇主的‘依赖’关系。问题不仅仅在于物质上的需求,而且还关乎到尊严;老板或厂主的专横、工人在工作场所缺乏自由、发言权和权力。工资奴隶显然不是民主国家公民的应有身份。”另外,不平等的国际秩序,反过来使国内的民主成色也大为下降。亨利·吉罗克斯(Henry·A·Giroux)尖锐地指出:美国的“反恐战争已经成为一场反对民主的战争,因为手持警棍的警察已经配备了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所直接使用的最先进军事装备。”“配备有准军事武器的国内警察力量,即使在没有恐怖分子袭击美国本土时,为确保他们自身的实力与影响力,警察集团也会寻找各种借口来任意支配这些新式武器装备。新的国内准军事力量也将破坏言论自由和少数观点的自由发表,因为过度的军事化武装警察已经对以公民自由、公民权利和公民责任为核心的民主制度构成了巨大威胁。”总之,西方社会虽然有民主的形式,却远没有实现民主的所有内容,甚者还没有触及到民主的实质内容,那就是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都能够当家做主。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力所在

  民主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在历史性的意义上,不能认为民主概念是完全西方的概念。在漫长的中世纪,欧洲既没有民主自由,也没有人权,有的只是神权、王权和等级差别。除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微弱之光外,欧洲也长期处在奴隶制和封建制的黑暗笼罩之下。民主自由是某种现代性概念,尽管这些概念经历了人类的长期摸索,其中也有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探索——“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当然,作为现代性概念,中国人民对民主的追求,的确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近代以来,为了建立人民民主的社会,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进行了不懈的奋斗,这恰恰说明了人民的民主自由代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正如刘建平认为的,“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一样拥有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念,实现自由民主所需要的具体改革和政治发展道路正在探索之中。”“‘自由民主’是现代中国新文化传统的核心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朝向人民民主的社会进步的道路。

  显然,在当代,民主也并不是西方资本主义的专利,社会主义同样有民主,社会主义之所以是比资本主义更先进的意识形态,就在于它探索实现真正的民主自由和公平正义制度的现实途径。不能因为资本主义国家谈民主,我们就回避民主的价值。资产阶级谈的民主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我们完全可以谈无产阶级的民主,即人民民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主自由进行了长期浴血奋战;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全力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人民民主,并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实际上,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力之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就在于人民民主的不断扩大。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可以说,“发扬和保证党内民主,发扬和保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之一。尽管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我们的民主制度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仍然有许多改进的空间,但决不能否认我们的民主探索和民主实践。

  人民民主体现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体现在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之中

  民主需要制度性和程序性选举,但是不能把民主的实质仅仅归结为选举。选举是实现民主的某种手段,而选举本身并不就是民主的目的。民主权利应该包括经济民主、政治民主、文化民主、社会民主方方面面,可是许多西方国家的民主已经异化成为几年轮番一次的选举,人民也成为仅仅在这个时候才行使“权利”的公民,平时却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政策缺乏真正的影响力。许多政客选举时许下许多的承诺,可是选举之后就抛到脑后,选举语言已经成为大家都需要面对的一种“现实”。就如格雷格·鲍威尔(Greg·Power)在2012年4月发表的《全球议会报告》中指出的:“民众对议会所审议问题的真正影响是有限的。”更有甚者,大选已经成为代表利益集团的政党争夺权力的政治秀。在这种政治秀情境下,竞选人往往偏重于表演和不负责任的承诺,许多人缺乏真正的管理经验,有的只是表演和作秀的才能。很多二流演员成为颇受媒体青睐的“政治人物”,二者之间显然有某种表现和象征意义。在政界和媒体的相互作用之下,许多人没有多少从政经验,却因为有较强的表演能力而一步登天,无法应付复杂的社会问题,这是西方社会治理出现危机的原因之一。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不仅有民主,而且我们的民主探索更具实际意义和实质内容。我们不仅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且在任何基层都有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人民民主体现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体现在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之中。西方人说不怕总统而怕经理,而在中国基层领导的任命和提拔都要进行民主测评,每年由群众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评议,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为人民群众着想的干部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那些只考虑自己利益的人,那些碌碌无为的人,都会感受到群众测评的压力。更加重要的是,中国的高级干部都由基层工作开始做起,有不同层面和范围的民主生活经验,都在不同的层级上得到群众的评判和民主生活锻炼。

  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应该愈发展

  既然民主是一个历史概念,社会主义要建立更加广泛、更加全面、更加符合人民利益的民主形式,那么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应该愈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改变某些还不够民主的地方,我们也要学习包括西方政治民主有益的东西,但是我们决不照搬西方的民主制度,因为他们的民主是基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不是人民民主。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因此,就如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的,“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就要求我们使民主越来越制度化,越来越程序化,越来越规则化,同时让民主参与的范围越来越大,只有这样才能让群众可以预期有成效地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一句话,我们必须更高地举起人民民主的旗帜,不仅保证人民当家做主,而且要不断扩大人民民主。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倡导民主价值观,但是我们所倡导的不是西方所鼓吹的“民主”,而是社会主义的人民民主。如果说古希腊的民主是少数奴隶主的民主,资本主义的民主是资本主导的片面的民主,那么马克思主义的目标是彻底解放全人类,建立人民真正当家做主的社会。实现真正全面的人民民主,实现所有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进步的价值理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韩 震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韩芳 审核签发:苏刚)


热点新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