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六大守护行动 筑牢生态保护屏障

2025年08月08日 16:16:46 | 来源:咸阳视听网
|

武功县是57种已知陆生脊椎野生动物的栖息乐土。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4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4种,“三有”动物29种。它们是大自然的精灵,也是武功县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武功县全力推进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高位引领行动,织密保护网络。武功县委、县政府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县委常委会专题学习相关政策内容,县级总林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并作出重要批示。签发保护工作令,成立专项工作专班,印发关于禁止非法猎捕交易等通告,建立起党政同责、全域覆盖的长效保护机制,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多元宣传行动,厚植法治意识。围绕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武功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爱鸟周”“野生动物宣传月”等活动如火如荼,通过图片展、资料发放、现场解读等方式,让保护知识走进村镇、社区、机关、学校、企业。累计印发4.6万份宣传资料,悬挂165条横幅,设立26块宣传牌和32块固定宣传牌,借助多种媒体平台发布227条宣传信息,单篇平均浏览量达26万人次,营造出全民爱鸟护鸟的浓厚氛围。

分工保障行动,强化配套支撑。武功县明确各部门在野生动物保护中的责任,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工作专班,强化监督检查。同时,将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列支15万元专项资金。建立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联席会议制度,从宣传、监测、执法等多方面制定措施,为保护工作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联合执法行动,严格监管执法。武功县采取“部门联动、源头严防”的方式,针对集贸市场、花鸟市场等重点场所和渭河流域等野生动物栖息地,开展拉网式排查。累计出动无人机20架次、巡查车700台次、执法人员2000人次,摸排重点场所1500个,核查线索16条,立案4起,严厉打击了非法猎捕、贩卖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

动态监测行动,维护栖息环境。武功县设立7个鸟类监测点,工作人员采取定点观测与线路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尤其在野生动物迁徙期,深入渭河、漆水河流域等地,密切关注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和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今年以来,累计出动车辆80台次、人员260人次开展清网清套清夹行动,及时清理危害野生动物安全的各类隐患,为野生动物营造安全、稳定的栖息环境,确保野生动物迁徙、繁衍不受干扰。

快速救助行动,护航生命安全。武功县公开救助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接到群众举报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救助。今年以来,先后收容救助环颈雉、猫头鹰等野生动物12只(头),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只、“三有”动物10只(头),为野生动物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全面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让美丽的野生动物在武功县的蓝天碧水间自由翱翔、繁衍生息。

咸阳融媒全媒体记者  王建国  朱涛

(责编:张优美   审核:韩芳   签发:吕骥)


热点新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