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咸阳》讯:“兵”出八方,穿插变换,纵横阵间;击“梆”鸣“绞”,移步换影,腾蛟起凤。7月16日开始,在咸阳兴平市群众文化活动基地,一场场精彩的民间特色舞蹈“梆绞舞”传承推广活动火热展开。为期四天的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市各镇街道多个文艺团队的 40 余名文艺工作者积极参与,同时也引来现场进行群文活动的群众热情围观。
“梆绞舞”是咸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项目,起源于民间,根植于生活,融合古代音乐和舞蹈元素。表演时舞者手执梆子和绞子边击边舞,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在传承推广中,市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首先向学员们讲解了“梆绞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演变、文化内涵,指出传承推广“梆绞舞”的重要意义,强调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要增强文化自信,重视传统文化,勇于担负起责任,积极吸收民间文化中的精髓部分,为推动“梆绞舞”延续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随后,指导老师带领大家“排兵布阵”,进行“梆绞舞”阵形演练。阵列忽地拉开,舞场犹如演兵场,“梆”一列,“绞”一排,一列列成对运向前,一排排双双摆向边,开头呈方形,终了同心圆。在熟悉基本运阵规律的基础上,指导老师对于“梆”和“绞”的打击节奏与动作进行了详细指导,并现场敲击演示。“梆”声玲珑清脆,“绞”声温润柔和,节奏轻快,相互呼应。助教老师为大家进行了亲身示范,学员们逐渐掌握了“弓步击梆”“转身击梆”“十字步擦绞”等核心动作。
本次非遗项目“梆绞舞”传承和推广是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咸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的具体行动,也是我市积推进非遗保护传承、讲好“文化故事”的生动实践,为探索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系统保护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方法。
(咸阳广电全媒体记者 王楠)
(责编:李佳欣 审核:妙侠 签发:吕骥)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