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

把幸福写在群众的心坎上——咸阳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纪实

2020年12月31日 10:51:02 | 来源:咸阳视听网
|

民生期许殷殷,奋斗未有穷期。近年来,咸阳市把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创新举措、满弓发力、精准施策,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目前,咸阳13.29万户46.54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7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把幸福写在群众的心坎上——咸阳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纪实

这是一份脱贫攻坚考场上咸阳交出的“成绩单”,更是呈现给咸阳480万父老乡亲的“检验单”!

敢于创新 大胆实践

走特色高质量脱贫新路

咸阳是陕西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全市13个县市区中11个有脱贫攻坚任务。

穷则思变,差则思勤。脱贫攻坚,是咸阳必须解答的一道深刻命题和时代课题!

咸阳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成果,其中,咸阳市脱贫攻坚“六四四”工作法、大数据精准扶贫、危房改造“四清一责任”“公益中行”消费扶贫、“巾帼脱贫行动”等一批脱贫攻坚典型经验做法被中央和全省推广学习。

在这场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咸阳探索形成的脱贫攻坚“六四四”方法路径,有效解决了全市脱贫攻坚中的诸多困难和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准施策 产业引领

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按照技术人员教我的饲养方法养殖山羊,山羊长得特别快,抗病力也强。”三原县陂西镇陂西村农户常中富指着羊圈里的山羊,脸上写满了幸福与满足。对常中富来说,这26只山羊,就是他家的“摇钱树”。

如今在咸阳,越来越多的农户像常中富一样,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精准扶贫,产业为先。咸阳市按照“县有主导产业、镇有产业基地、村有合作组织、户有脱贫项目,产业链接、基地连户、股份连心、责任连体”的“四有四连”实施路径,依托农业资源和粮、果、畜、菜、茯茶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大产业,培育新业态,推进农业市场化、品牌化、规模化、效益化不断加速,实现脱贫攻坚与产业振兴有机衔接。

产业扶贫,不仅鼓起了群众钱袋子,更让他们走入了小康生活的快车道!

多元保障 多措并举

强力夯实贫困群众“家底”

“两不愁、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

咸阳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工程、乡村振兴先导工程来抓。2019年11月20日,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四清一责任”工作推进会在咸阳召开,向全省推广这一经验。目前,咸阳市已累计为869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了危房改造,解决了约2.8万名贫困人口的住房安全问题,为贫困户顺利脱贫打下了良好基础。

咸阳市淳化县十里塬镇有个福缘社区,里面住的是全镇所有符合移民搬迁政策的贫困户,社区对面是同步新建的福缘农业产业园住在这里的贫困户,不仅可以从园区获得固定分红,还能入园挣工资增加收入。自从2018年5月从十里外的沟圈村搬进福缘社区后,贫困户魏彩妮住在新社区,购买日用品、看病就医都很方便,自己还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中病输掉一头牛,大病卖掉一栋楼;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曾经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让群众苦不堪言。

如今,“所有贫困人口都参加医疗保险,常见病、慢性病有地方看、看得起,得了大病、重病后基本生活过得去,”咸阳紧盯症结把脉问诊,对标健康扶贫政策标准精准施策,全力解决贫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健康扶贫取得了决定性成效。

各方出力 齐心用力

聚起社会扶贫的强大合力

脱贫攻坚不仅仅是党委政府、贫困地区的事,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举全社会之合力,共同扛起脱贫攻坚的历史使命。

永寿县永平镇翠屏村幸福院五保户张大清2017年患梗阻性黄疸,手术后恢复很慢,需要常规药物治疗。从山洼洼到镇上,再到县城,检查一次要一天,取一次药要半天。2018年,中国银行出资414万元在永平镇援建的幸福院落成后,张大清和村里其他老人一起,不花一分钱住到了镇上,现在出门就是水泥路,看病方便多了。

咸阳市扎实推进“定点帮扶、对口帮扶、结对帮扶、社会帮扶,促奉献、促支持、促合作、促共建”的“四帮四促”方法举措,努力构建各方出力、齐心用力的大扶贫格局。

在此基础上,咸阳将消费扶贫纳入中行定点扶贫、咸泰扶贫协作、驻村联户扶贫、国企咸阳合力团以及社会组织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内容,不断壮大参与消费扶贫的“朋友圈”,推动形成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强大合力。

不仅如此,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等具有特色的扶贫方式在咸阳遍地开花,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打造精准扶贫的“咸阳样本”

咸阳把美丽乡村与农业新产业培育、生态农业结合起来,把300万亩果园当作花园来推介,把农耕文明当作文化品牌来塑造,把农村的老宅子当作景点来建设,扎实开展各类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创建活动,培育了袁家村、马嵬驿、龙泉公社等一大批休闲农业知名品牌。

全市从事休闲农业经营主体416家,解决2.2万名农民就业,带动农户1.48万户,从业人员年平均劳动报酬达3万元;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5944万人次,实现销售收入23.7亿元。

咸阳,满怀信心,以追赶超越的篇章迎接新时代!咸阳,只争朝夕,以高质量发展携手共进奔小康!咸阳,砥砺前行,以磅礴的力量同心共圆中国梦!

(陕西日报)

热点新闻

    查看更多